工作动态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发布时间:2022-09-05 作者:张雨旸来源:分享到:

姓名:张雨旸                 工作单位:中共太湖县委党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一些重要著作,共分为谈话、讲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全书的21各专题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排序。为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迎接党的二十大,宣传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我将围绕“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专题中的几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学习体悟。

在《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还认为:“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要更加注意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他还说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目前,我国正处于努力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正在奋力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过程当然离不开乡村的现代化振兴之路。因此我们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着力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些短板问题,而乡村文化建设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以及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文化建设工作应该怎样发展、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回答,他认为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因此,我们建设乡村文化也应遵循这个问题的回答。

巩固乡村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认同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保持其先进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始终牢牢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指南。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环——乡村文化振兴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毫不动摇地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村的结合。一方面,乡村文化振兴的前进道路必须沿着马克思主义所指的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和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也有内在契合度。首先,马克思主义和乡村文化振兴有着相同的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认为乡村物质生产决定乡村社会意识乡村社会的物质发展状况制约着乡村文化的发展水平。其次在价值取向上二者都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从人的需要出发,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最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和乡村文化振兴都有着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开阔的世界视野。这些内在契合性都为马克思主义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结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我们要巩固乡村地区的马克思主义认同基础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会面临由各种传播途径如网络或宗教带来的大量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在此影响下传统的乡土文化一度式微。因此要引导马克思主义深入基层群众即村民之中,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向的乡村文化振兴更加满足村民期待、实现村民需求,这有利于增强村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融合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乡村文化的深度融合,就是指导村民正确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待乡文化价值可以乡村文化的被认可度,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从而进一步巩固乡村意识形态不易受外来不良风气侵害。在乡村文化振兴中促进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融合可主要致力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指导乡村文化建设,用马克思主义融合乡村文化中的优秀传统、革命基因,发展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也认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习近平认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他还强调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乡村的道德教化和文化建设工作,引导村民挖掘传统农耕文明中的精神宝藏,振兴乡村文化因此我们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规范引领作用,融合乡村中的优秀传统、红色基因,使其深入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观为主的乡村主流价值体系。从单个村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指引他们自身精神的发展,提升文化素养,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整体的乡村风气来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由家家户户构成乡村社会完成由个人文化素养向良好家风文明乡风的转化。

在乡村地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发展乡村基层党组织,通过部分理论知识底蕴深厚的党员深入乡村,对村民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同时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公正廉洁做村民的表率、通过自己的言行举动为村民做示范。其次要通过贴近生活、群众实际”以及“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原则,用简单易通的语言来解释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层面的内涵,进一步增强村民的理解与认同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进乡风文明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想实现乡村文化繁荣,打造文明乡风就必须坚持对乡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以及建立奖惩制度等措施

对乡村青少年展开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没落的传统乡土文化很难再给乡村青少年提供精神支持和价值导向,这些孩子开始变得迷茫这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做好乡村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不可缺少。习近平认为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要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其历史必然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奉献社会的信念,引导他们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身奋斗的崇高理想。

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十九大指出“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移风易俗要从村民的日常生活切入,对当前乡村仍然存在的不良陋习进行整治,通过一些民间组织劝导服务队伍、乡风文明评议活动、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积极引导村民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摒弃陈规陋习,找回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传统美德,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

建立奖惩制度。乡村文明风气和村民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要彻底形成还需要较为完善的奖惩制度,用制度和规范来约束日常行为,长此以往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彻底地得到村民的理解与认可。可以进一步完善补充考评标准,按时按质评选村民中的道德模范,对他们给予表扬宣传以及一定的物质鼓励或政策奖励,要注重这些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通过树立典型,增强村民的思想道德行为自律性。

 

 

 



中共太湖县委党校(www.thxdx.com)© 202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thdx945@163.com 电话:0556-4162220 皖ICP备11003482号-1

访问量统计(您是本站第位访客)